据藏族文献里记载:在西藏,有一种非常奇特的狗,它非常小,大概有茶杯大小,可以放到口袋里把玩,当地人称之为“鹰獒”“西藏獚”或“西藏袖犬”,也有人叫做“茶杯狗”“祷告犬”“宫廷犬”的。“鹰獒”性情稳定,与人和睦,其体态娇小,显得玲珑可爱,却又不失藏獒的英姿与风度,沉稳优雅的绝妙气质令人过目难忘,一般的犬儿看到它,都会退让三分。
在西藏的传说里,袖犬是老鹰产在悬崖上的后代,在藏语里叫“郭齐”(音),“郭”是鹰的意思,“齐”是狗的意思。这显然无法考证。但是现实中似乎也没人能考证出这种犬的由来。据说,在西藏诵经僧人的袖口中经常会藏有“鹰獒”,饿了僧人就给它一口唾液。僧人之所以有“鹰獒”,是因为寺庙里有一种奇怪的药水,给动物服用,它们就不再生长,有人曾经得到过一瓶这种药水,并且在小猫身上试验过,果真如此。
有学者称,所谓西藏袖犬,其实属基因变异所致,因其一直自然繁殖,纯种优良,再加上出生率和成活率非常低,非常罕见稀少,时至今日,其珍贵程度远超熊猫。也有学者称藏袖犬也就是西藏獚犬,是中国西藏地区一种古老犬种,也是一种带神秘色彩的优良犬种。獚最小的体重不到1公斤,是由西藏喇嘛饲养的,并且深得喇嘛们的宠爱,曾作祷告犬,负责转动经轮,也曾高坐在僧院墙壁高处,似乎是看守僧院群落,所以把它称为“祷告犬”。这种犬天生养不大,是一种非常有警惕性的犬,非常不信任陌生人,要得到它的信任会很困难,所以不用担心它会跟别人跑。还有人说所谓西藏袖犬就是侏儒獒,但至今全世界并未有实例证明存在患侏儒症的藏獒。此外,还有人将短毛的藏獒袖珍犬称作西藏袖犬。
但是,奇怪的是,西藏袖犬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却并不高,究其原因,是因为许多人根本没有见过这种犬,认为它只是存在于传说中,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
不过,大多数藏族学者坚称袖犬是真实存在的,通过考证,他们认为袖犬有很多种颜色,而且数量曾经达到100多只。在过去,只有达官贵族活佛高僧等才有权拥有“鹰獒”,它是身份与地位的体现,是权贵与财富的象征,因此,“鹰獒”也称宫廷犬。据说在古代宫廷中会设置专门饲养“鹰獒”的机构,因帝王妃子众多,经常有身怀六甲之人,在被召见时难免呕吐,这在皇帝看来是秽物,因此要在袖间藏一饥饿“鹰獒”食其吐物。他们进而称,袖犬分两个品种,长毛有头风叫藏獒狮子袖珍犬,短毛虎态叫藏獒袖珍犬。尾长三四寸,高度五至六寸,长度八至九寸,上齿二十个,下齿二十二个,头顶骨突出。更有藏胞称自己家里曾经饲养过类似的小狗,但并非纯正的袖犬,是从一只小宠物狗生下的一窝小狗中挑选出来最小的那只,是花的,后来个头一直保持非常小,可以放在衬衣口袋了,如果找一个玻璃杯,把狗放在里面,刚好能把头露出来,“它胆子很小,生人来了,就边叫边跑,最后躲到床底下去,它的叫声有磁性,比较哑”。2015年初厦门某家养犬公司宣称诞生了三只“鹰獒”,这在国内实属罕见。但是,它们是否是真正的“鹰獒”,至今未有定论。
孰对孰错,真是难辨真假。本人在藏工作二十余年,虽多方寻找,始终难觅其踪影,专家猜测,这种神秘而奇特的犬可能已经绝种了。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人们所说的西藏袖犬不是我们平常所见到的袖珍犬。
扩展阅读:藏獚
犬属,大多为短腿的、体型矮小或中等的狗中之任何一种,通常有长而带波纹的毛,四肢和尾部有丛毛,两耳大而下垂。
很早以前喇嘛教信徒把佛经与獚犬一起送入轮转佛具中,当地叫祷告獚犬。这种西藏地区的古老犬种与北京犬有相近血缘。主要在寺院中饲养,自然繁殖,后来从西藏传入内地,在清朝皇宫中饲养。因为它与北京犬体貌、色彩有相似之处,很多养犬者将之误认为北京犬或北京犬与其他犬类杂交犬。因此犬一直自然繁殖,现在优良纯种的很稀有,是一种需要抢救和发展的犬种。近年来藏獚的身价倍增,日本和台湾一些爱犬人士曾出价几万美元选购。藏獚性格机灵高傲,四肢发达,腿短大眼,短口吻,尾巴上翘。面部与腿前面都是短毛,身上毛较长,呈柔软绢丝状,耳、颈、腿后有装饰毛,毛色有金黄、淡黄、浅褐、深棕褐、白色等,其中金黄毛色的獚为上品,价格不菲。
袖珍犬又叫珍珠犬,松鼠犬,宫廷犬。虽然不是最小巧的,但是是很多小型犬中的佼佼者,比吉娃娃要漂亮的。
袖珍犬一般是利用生物技术,药理控制大批培育的新型犬种。其他不是生物技术培育的,且品种较为稳定的都不属于袖珍犬的范围,只能称为袖珍犬不能说其就是袖珍犬。
袖珍犬目前在很多商贩前都有出售,它是一种利用杂交培育的新型犬种,颇受学生喜爱。
袖珍有分为:松鼠犬珍珠犬其他混血袖珍三种。
袖珍犬的最大特点是黏人,多数就像胶水一样对主人不离不弃,看不到主人的话,会哭大半天。还有,就是鼠目寸光,经常看不清主人的长相,需要主人要蹲下来叫宝贝。再有,就是不挑食,贪吃,饿也吃,不饿也吃,而且吃的也不少。最让人难以忍受的缺点是,袖珍犬非常怕冷,而且体味很重,需要经常给它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