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牧羊犬鉴赏网

西安马腾空遗址揭示仰韶晚期筒瓦类器物,或成我国最早发现的筒瓦

06-29

西安马腾空遗址揭示仰韶晚期筒瓦类器物,或成我国最早发现的筒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世界史博士后王志友近日发文称:在西安马腾空遗址发现仰韶晚期筒瓦,是我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筒瓦类器物。

在遗址第六层下一座仰韶晚期半地穴房址清理中发现

文中介绍,马腾空遗址位于西安市雁塔区等驾坡街道办马腾空村,处于浐河西岸二级阶地上,现存面积约3万平方米。2016年6月至2018年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马腾空遗址的居址和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在对遗址第六层下一座仰韶晚期半地穴房址F139的清理中,出土3件与筒瓦形制相近的器物,是我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筒瓦类器物,对于探索中国古代建筑材料瓦的起源提供了新的材料。

F139 房址为组合式,由西、东相连的两部分组成,西北-东南向分布,整体平面形状不规则,呈“8”字形,东西通长约600厘米,房内堆积可分为3层,第二、三层堆积结构相同,表面为料姜石层,用大小不一的料姜石颗粒和小块散乱铺垫一层,厚度约3、4厘米;料姜石面下为灰褐色垫土层。三层堆积是房子在使用、废弃过程中不同时期形成的,第一层可能是房子坍塌废弃后形成的堆积;第二、三层堆积表面有夹杂料姜石颗粒的踩踏面,分别是房子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堆积。房址内出土有陶罐、盆、钵、尖底瓶、缸、环等陶器残片,以陶钵、罐、盆、瓶的数量为多;另有少量瓮、缸、器盖、纺轮、环等器物,还有陶刀、石刀等工具,比较重要的是房址堆积第一层内出土了3件可辨为筒瓦形制的器物。

马腾空遗址居址区第六层为仰韶晚期文化层,F139房址内3层堆积出土的陶器除过一部分为仰韶中期的器型外,大多为仰韶晚期陶器,出土的陶器钵、盆、罐、瓶等器类大多可在蓝田新街遗址内找到同类型陶器;与西安鱼化寨三期、半坡四期、姜寨四期、杨官寨、案板二期等遗址仰韶晚期的器物相近,推断F139房址时代为仰韶晚期。

3件筒瓦形器物为探索中国古代建筑用瓦上限提供了新材料

板瓦、筒瓦一直是中国古代较高等级以上建筑的必备材料,文献记载在夏代瓦已经出现:“夏后氏、昆吾氏作瓦”、“桀作瓦室”。但长期以来,根据考古发现,学界认为瓦的使用最早在西周时期高等级建筑中使用,商、周之前的瓦没有或较少发现。

近年来较多史前和夏商时期关于陶瓦考古材料的发现,不断刷新人们对古代建筑开始使用陶瓦时间的认识,瓦的起源和来源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目前见诸报道我国最早发现使用陶瓦的时代已到龙山文化时期,典型遗址是延安芦山峁遗址、石峁遗址、宝鸡陈仓区桥镇遗址发现的槽形板瓦和筒瓦;甘肃灵台县桥村和泾川县博物馆出土和收藏有龙山文化时期的槽形板瓦和筒瓦;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也出土陶板类器物,发掘者认为其为建筑材料板瓦。

由此看来,龙山文化时期板瓦和筒瓦已经在较高等级建筑上使用,并且分布范围比较广泛,槽形板瓦和筒瓦的形制已与后代流行的瓦的形制相同或相近,制作工艺表现出了比较成熟技术,已经不是瓦开始出现的原始形态,结合此时陶寺遗址出土建筑材料陶板(瓦或砖),瓦的出现应该比上述几个龙山文化遗址时代更早,夏至商时期的板瓦和筒瓦则是对龙山时期陶瓦的形制与使用方式的继承,并出现了还原法烧制的灰色板瓦。

马腾空遗址仰韶晚期F139房址内出土的3件筒瓦形制的器物,完整的边缘有比较整齐、明显的切割痕,靠前端边角处有一个圆穿,系烧制前用细棍单向钻成的,与陶寺遗址出土的陶板、灵台桥村槽形板瓦有孔的做法相同,3件标本可分为两种规格,虽然目前不清楚它的使用位置与使用方法,但其形制与后代宝鸡桥镇、延安芦山峁、神木石峁遗址和泾川博物馆出土或收藏的龙山时期筒瓦形制相同,为探索中国古代建筑使用瓦的上限提供了新的材料。

同一时期的蓝田新街遗址已出现砖的雏形

文章还介绍,在仰韶文化晚期,与马腾空遗址处于同一地区、同一时期的蓝田新街遗址也已经出现砖的雏形,关中中部地区不同遗址内发现建筑材料的原始形态,反映了这一时期已出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材料砖、瓦的雏形。仰韶晚期陶“砖”形器与“瓦”形器的发现,对砖、瓦类建材的起源和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实证材料。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文玩店铺起名

星月菩提的种类全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