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碧螺春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吴中区太湖之东、西洞庭山和邻近的茶区。为历史名茶,创制于明末清初。
苏州吴中区西南的太湖洞庭山,包括东山、西山两部分。光照充足,降水丰沛,自然黄棕土壤,生态环境有利于茶树生长。
碧螺春采摘要求是采得早、采得嫩、拣得净。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叶形卷如“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6.8-7.4万颗芽头,反对单采芽头,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制成的茶味淡、形差、香低。
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特点是在锅中烘至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40-50℃,含水量7%左右。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纤细,茸毛披覆,卷曲呈螺;银绿隐翠,白毫显露;清香久雅;滋味鲜爽生津,回味绵长、鲜醇;茶汤嫩绿清澈,叶底柔匀。
不知道现在的碧螺春是否还坚持手工传统炒制?又是不是正宗的传统技艺?机器是否已经大量替代人工?你喝的碧螺春还是以前那个味吗?爱喝碧螺春的茶友们赶紧来告诉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