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前天,在武夷山胡歌家认识了两个人。
有着风趣幽默的谈吐,虽是岩茶小白,却不妨碍我们坐一起气氛愉悦地喝岩茶。
两位仁兄是北方人,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跟坐在对面泡茶的本地口音的武夷山胡歌相比,形成鲜明对比。
那场茶聊很尽兴,因为每个人都在卖力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武夷岩茶的想法。
他们二位是某公司驻派到武夷山推广岩茶可溯源编码的工作人员,据说他们公司老板在刷新闻时看到一则报道写着“某相关部门要开始严格规范岩茶的山场体系,每泡茶来自哪个茶山要清晰透明”,能当老板的人当然有大智慧,善于发现商机,他对这篇报道仔细琢磨一番,便组建团队开发茶叶的可溯源系统。
见我们感兴趣,其中年龄稍长的那位便接过话茬,“比如一户茶农一年产出800泡牛栏坑肉桂,我们给他做个二维码印在泡袋上,一扫码每泡牛肉的信息都能看到,比如产地是牛栏坑那个位置,谁做的,编号多少,超过800编号的就算违规,不能用。”
听完他的表达,我没说话。
武夷山胡歌听完,半天,只说了一句,“有正岩核心茶山的人愿意这么做,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这种触及到核心利益的事,要想推广,真的好难。
《2》
每泡岩茶溯源编码如果能推行,触碰的是谁的蛋糕?
拥有正岩核心资源的茶农会举双手赞成吗?
未必。
要知道,按照当年生产小队的分配,抽签抽到牛栏坑茶山的只有十来户人。
后来每户人都开枝散叶,再把茶山分配出去,遂增长到了二三十户。
但是,不管如何分割拆解,牛栏坑就那么大,依然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然而市场上的现状是,走进天心村,感觉似乎人人家里都有牛肉,而且还有不少人注册了各种“牛”系列的品牌和茶名。
遍地是“牛”的感觉。
在消费者看来,贴上牛肉标签,出自天心村,就无人质疑。
但如果真的把每泡牛肉都溯源,估计消费者们要闹事——孙悟空打白骨精,让很多茶都原形毕露了。
当然,有牛栏坑山场的人估计也愿意这么不干。
往常,正儿八经的茶山摆着,可以大大方方地带着茶客一遍一遍地围着自家牛栏坑茶山转。
拥有牛栏坑茶山就好比有了一块“牛肉”的金字招牌,家里的牛肉便能源源不断输出,啥肉都能叫“牛肉”。
或者略微拼一拼,5斤变10斤。
若是印上溯源码,那就只能老老实实卖这5斤牛肉,这岂不是要哭死在坑里?利益当前,良心和情怀都可暂且放下!
《3》
有正岩茶山的人尚且如此,没有正岩茶山的人,若要叫他溯源,估计要跳脚。
那天在武夷山一家做批发的茶铺喝茶,装修比较简单,地上架子上都摆满了装茶叶的箱子。
因为是一个朋友带去的,老板对我还挺热情,一款接一款的茶泡给我们喝。
喝了一两泡,香气高,汤水薄且空,且没有岩韵,感觉是偏外围的茶。
果然,究了根底,原来老板是建瓯人,卖的都是建瓯的“武夷岩茶”。
席间,有电话进来,老板也毫不避讳,当着我们的面说,“XX元的流香涧肉桂拿一件,XX元的坑涧肉桂拿两件……”
嗯,听到流香涧肉桂以两位数的价格成交的时候,我感觉是听到了不可思议的商业机密。
朋友有些坐不住了,她问道,“XX元买的是一斤还是一件?”
老板巧笑一下,说,“肯定是一斤的价格呀,一件货可是30斤,我哪能卖那么便宜?”
据说,这样价格的牛栏坑肉桂、流香涧肉桂、马头岩肉桂……充斥着整个武夷山大大小小的茶叶店,最终,应该是通过各大卖茶直播间,流通向全国各地的茶友。
我猜到过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茶肯定便宜,却没想到如此便宜。
认知再一次被颠覆。
如果要严格执行溯源编码,这些各种坑、涧的岩茶估计都要被查封....
这些云淡风轻打着接单电话的老板们,要被扎心了。
《4》
岩茶可溯源编码的推行,如同李太白笔下的蜀道,难,难,难。
除了有资源和没资源的那些人,还有处于一群中间地带的收青买青的人,他们能否支持溯源系统呢?
对他们来说,麻烦大于受益。
他们需要一步一步证明这些茶青来自谁家、哪个山场、收了多少、做出来又是多少……那个茶山主人也得出来配合着进行一步一步的证明……
就像妈妈要证明自己是儿子的亲妈,得去街道开证明,去医院开证明,去公安局开证明....
“证明”这件事情跟繁杂的手续关联着,但忙碌的春茶季,谁也不愿意把时间耗在办手续上。
其实,那位推出岩茶可溯源编码的商人,初衷虽在于挖掘商机,但他的这种行为,对武夷岩茶来说不失为一项伟大的创举。
大多数时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终归会成为先烈。
然,没有先烈,哪来革命的成功呢。
并不是每个商鞅都会被车裂,也会有成功了的。
再翻翻盐铁论,兴许有答案。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