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赏鱼千奇百怪的名字中,总有一些前后呼应。虽然明面上看不出其中有多少至关重要的关联,但事实上这些名字会给人一些错觉,好像这些称呼相仿的鱼出自同一个家族。
鹦鹉鱼跟迷你鹦鹉鱼是两种不同的鱼,单看名字,可能让人觉得是一脉相承的产物,甚至可能是父辈跟子辈的关系。事实上,它们真的不像名字表现的那么亲昵。
鹦鹉鱼可以长到20cm以上,迷你鹦鹉大多在5cm左右,体型差别比较大。;鹦鹉鱼的身体以橘红色或红色为主,迷你鹦鹉主要以蓝、白两色为主。
这两种鱼身体形状相似,身体看起来都比较臃肿,嘴部咧开,总感觉有什么话悬在嘴边要说出来似的。虽然外表好看,但会影响进食,在生物学中可以算作不成功的衍化而。由于这两种鱼主要特点相似,倒是也可以把鹦鹉鱼跟迷你鹦鹉鱼联系起来。
迷你鹦鹉跟鹦鹉鱼都是人工杂交鱼。迷你鹦鹉由我国台湾杂交成功,主要取了九间菠萝的基因。鹦鹉鱼由东南亚培育成功,主要由红魔鬼跟紫红火口杂交而成。不管红魔鬼、紫红火口,还是九间菠萝,都属于慈鲷鱼,因而鹦鹉鱼跟迷你鹦鹉也顺理成章归入慈鲷类。根据体型来看,鹦鹉鱼是中等体型的慈鲷,迷你鹦鹉只能算短鲷。
迷你鹦鹉跟鹦鹉鱼都是热带鱼,比较适宜的水温是26℃上下,酸碱度需要调整在中性微酸的范围内。这两种鱼对水质要求有很大重合度。
如果进一步探究两者的相似度,我们还会发现它们都喜欢折腾。鹦鹉鱼是出了名的嘴贱,喜欢有事没事就问候一下邻居,也喜欢追着对方跑,比如咬鳍,抠眼等绝活也是它喜欢的打招呼方式。迷你鹦鹉出现得比鹦鹉鱼晚,本性也跟鹦鹉鱼类似,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跟缸友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由于鹦鹉鱼的不老实早深入人心,所以大家在混养上也格外小心。但迷你鹦鹉生得娇小可爱,而且配色又极度舒适,可能会影响大家对它的初期判断,跟一些跑得慢或者性格比较软的小型鱼混养,可能会酿成灾难。
由于体型差别太大,两者不适合混养在一起,它们都有自己的混养模式。
一般鹦鹉鱼可以跟地图、招财、罗汉等体型稍大一点的观赏鱼混养。如果混养了体型跟鹦鹉鱼相仿,或比鹦鹉鱼小的观赏鱼,后者可能会被打爆。
除了地图跟鹦鹉,也有人把它跟龙鱼或者锦鲤混养。从目前鱼友的例子来看还不错,如果龙鱼价格比较高,还是不建议跟鹦鹉鱼混养。
当然也有人把鹦鹉鱼跟七星刀或者猪鼻龟混养。这类混养基本是把鹦鹉鱼当沙包了。
迷你鹦鹉鱼的混养方案也很丰富。它比较能打,混养对象最好是体型相似的短鲷,如果跟孔雀鱼这种攻击性不强,尾巴大,还游地慢的鱼混在一起,大概率会翻车。
适合跟迷你鹦鹉混养的观赏鱼有三线短鲷、黄金短鲷、帝王短鲷、维吉塔短鲷、凤凰短鲷等。
当然也有鱼友觉得跟性格温顺的观赏鱼混养更保险,至少迷你鹦鹉鱼不会被打。这是个开放性话题。跟什么鱼混养,要看你给它的定位是什么。如果把迷你鹦鹉鱼作为主鱼,大可跟稍微温顺一点的观赏鱼混养,前提是你受得了一边倒的画面,并且面对这迷你鹦鹉鱼逍遥自在欺负其他鱼的时候,不会觉得不公平或心痛。
人工鱼还能繁殖吗?只要条件允许,是可以的。
受基因限制,鹦鹉鱼不能同类繁殖。可能东南亚人一开始并没有考虑到人工鱼交配方面的问题,或者觉得让雄鹦鹉不育更有利于自己捞钱。总之鹦鹉鱼不能同类繁殖的事实至今依然存在。
雌鹦鹉鱼可以跟它的父辈中任意一种繁殖,当然也可以跟其他几种观赏鱼繁殖。至于具体的繁殖技巧,我是不知道的,只能确定它们确实可以繁殖,更细的部分,可能是业内讳莫如深的敏感问题了。
迷你鹦鹉鱼可以同类繁殖,繁殖难度比较低,只要经历过任意观赏鱼的繁殖,直接往迷你鹦鹉鱼身上套就行。这种小鱼一到成年就开始繁殖,虽然没有孔雀鱼那么过分,但想靠几条迷你鹦鹉鱼繁殖出几十条小鱼还是有可能的。不过近亲繁殖的后果,可能是某些性状退化,所以不要对迷你鹦鹉鱼的繁殖抱有过高期望。
之所以把饲养难度写在最后,是因为我觉得这两种鱼没有什么饲养难度。不管鹦鹉鱼还是迷你鹦鹉鱼,都是皮实耐养的典范。
首先它们看起来就不像容易体弱多病的小鱼。其次这俩家伙喜欢捣蛋,运动量也大,所以更容易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培养足够的抵抗力。再者,作为人工杂交的产物,它们继承的基因虽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至少不是拖后腿的,人工杂交的目的,不就是好看又好养,否则还怎么吸引人买。当然它们的嘴是个争议点,观赏性不错,但吃东西真的不方便。
而在大量的实际饲养中,鹦鹉鱼跟迷你鹦鹉鱼也表现出了超强的求生欲。有时候被打倒掉鳞、豁嘴,受细菌感染出现水霉、白点,都能坚强扛下,顺利度过一个又一个充满伤痛的日子。由此很多人称鹦鹉鱼跟迷你鹦鹉鱼是新人练手鱼,也是鱼缸里的沙包,也算是实至名归。
鹦鹉鱼跟迷你鹦鹉鱼有相似的体形,但不是属于同一品系。在一些比较明显的差距中,我们也大概能看出两者的界限跟生活场景。这方便我们厘清两者的关系,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观赏鱼。
文章由意牌旗下【YEE萌宠体验官】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