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牧羊犬鉴赏网

白毫银针泡茶的四大误区:一次犯错可原谅,连续两次以上就太愚蠢了

09-05

白毫银针泡茶的四大误区:一次犯错可原谅,连续两次以上就太愚蠢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上礼拜见识了一种新式方法泡白茶。

身边有朋友发来一段“教学视频”,现场教白毫银针的冲泡法。

说是新式泡法,其实还是离不开盖碗。

泡茶之前,只见朋友在茶盘上摆了两个公道杯。

难不成对方在泡白毫银针时,也要学着武夷岩茶那样留还魂汤吗?

但接下来的一幕,让人大跌眼镜。

对方格外多准备出来的公道杯,目的是降低泡茶水温。

温杯结束后,往盖碗内投入银针干茶,再往备用公道杯内注入沸水。

合上盖,让干茶在温热的盖碗内部“干蒸”20秒。

随后打开盖,用公道杯代替烧水壶往下倒水。

此时经过静置降温后,公杯内的水温,估计只剩90℃左右。

另外,往盖碗内注水时,泡茶手法也值得吐槽。

因为对方只是定点、细流、慢注水。

连泡了3次,盖碗内的银针芽头还有大半没有浸透。

照这样的模式泡茶,哪怕品质再好的白毫银针也会“寡淡如水”。

毕竟,连茶叶都没浸透,何谈饱满茶味?

仔细复盘下,这4大槽点满满的错误冲泡法,是造成银针被泡淡的主因。

《2》

一、晾凉水温。

茶叶圈子内,盛行这样的泡茶谣传。

称:“原料太过细嫩的茶叶经不起沸水冲泡,很容易被烫伤。”

但事实真相是,好茶不怕沸水烫。

哪怕是刚烧开的滚烫沸水,也无惧挑战。

大家别小瞧白毫银针,觉得它只有芽头,没有梗叶,弱不禁风。

但白毫银针的茶芽保护措施严密,不会被轻易被烫坏。

第一层保护,是密集的白毫层。

别看纤细的白毫其貌平平,但在茶芽生长发育关键期,却能起到防晒伤、防虫咬、防雨淋的保护作用。

经过制茶加工后,白毫银针芽头表面,依旧保留下大量浓密白毫。

而茶毫具有一定防水性,高温沸水在短时间内很难渗透入内,好端端的高山银针,不会被沸水烫伤。

第二层保护,是里外5-7层的笋壳状结构。

采用特定茶树品种芽头为原料制成的银针,芽头肥壮紧实。

内部好似竹笋那样,一层紧密包裹着一层。

泡茶时,当银针的芽头充分吸保水后,轻轻将茶芽剥开。

你会发现,白毫银针的芽剥了一层,还有一层,高品质银针的茶芽,里外共有5-7层之多。

哪怕用沸水泡茶,茶味物质也是逐层慢慢释放。

贸然降低水温,将沸水倒进公道杯内,先晾一会。

等到水面不再冒热气,明显降温之后,再用温水去泡茶。

水温不足,内在茶香、茶味难以激发。

白毫银针的毫香、花香、竹林香等系列鲜香,以及清甜、鲜爽、淳和的美妙茶味,难以发挥用武之地。

温水泡出来的茶,喝着就像温吞水,哪里能体现高山银针的好滋味!

《3》

二、投茶偏少。

白毫银针在白茶圈内,算是比较金贵的茶。

受到采茶时间短,采摘耗费人工,茶青成本高,制茶工艺难度大等诸多因素影响,市面上品质好一些的白毫银针,价格不便宜。

哪怕是新茶,福鼎本地高品质的高山银针,每斤过千也很正常。

普通三、四百块,很难买到尖货。

由于好银针的价格不便宜,不少茶友在泡茶时,有些不舍得投茶太多,而是少量抓一把放进盖碗内。

也没有具体称重量,不知道放了多少克。

反正,没有超过整个盖碗1/3,只是浅浅地铺了碗底。

泡茶做法看,这样做不可取。

恰恰是因为,好茶来之不易,泡茶时更要多一分用心。

平时在茶桌上,买一把克秤备用,便于泡茶之前称重。

不然,花了大几千买入手的荒野银针,拿到自己手上后,只是胡乱泡。

随手抓了一把茶,就放进盖碗冲泡。

抓少了,投茶不足,茶味偏淡,不够好喝。

投多了,茶味容易被泡浓,也是浪费。

手边如果有克秤的话,精准称重后再泡茶,才能呈现最极致完美的茶。

选盖碗泡白茶,茶水比例大约是1:20。

标准容量110毫升白瓷盖碗泡白毫银针(实际注水量100毫升),称重5克放进去,茶味正好。

不建议茶友们参考所谓的“体积目测法”。

占盖碗的1/2满、1/3满,不是靠谱的方式。

一旦盖碗器型不同,碗身宽窄、高矮发生变化后,再去目测估量,一点也不准。

还是备上克秤去称重量,才能有效解决因投茶不足,导致茶味被泡淡的问题,

《4》

三、定点低斟。

“泡白毫银针,注水手法一定要轻柔,从一侧碗壁慢慢注入,别直接将热水浇在茶叶上。”

特意上网搜索了一下,深信这种轻柔注水、定点注水、缓慢注水泡法的人,不在少数,但这样做是错的。

盖碗冲泡白毫银针,注水动作不需轻柔,而是单刀直入。

烧水泡茶,当烧水壶内的纯净水烧开后,单手拿起壶。

通常,左手拿烧水壶快速往下注水,右手持着盖子轻靠在盖碗旁。

注水时,烧水壶的壶嘴稍微靠近干茶上方。

预备动作结束后,快速往下打圈式注水。

沿着白毫银针的茶芽上方,兜头注水,确保每一根芽头都能接受到沸水的洗礼。

注水位置不能固定不动,而是均匀全方位打击,在干茶上方,快速绕圈。

注水动作要快,也要确保均匀覆盖。

注水结束,立马合上盖碗,迅速倾倒茶汤。

只要确保将干茶全方位覆盖,让白毫银针的芽头沸水均匀包围,哪怕是快速出汤,迅速分离茶水,也不用担心茶味会淡。

凭借高温沸水的威力,茶遇水(沸水)则发。

高山银针内在的天然茶香、滋味风味,被迅速调动,大量浸出。

倒出一杯茶,鲜爽淳和的美妙茶味,喝过一次,就能让人记忆无比深刻。

《5》

四、揭盖晾茶。

最后,补充一个小细节。

开篇那位用两个公道杯,轮流晾凉水温去冲泡白毫银针的泡茶视频当中,还藏有小小彩蛋。

视频里,每次冲出茶汤后,对方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揭盖闻香,也不是看汤色,更不是分茶。

而是将盖碗的盖子打开,放在盖置上。

刚被热水泡过一遍后,盖碗内的银针叶底,向上冒着丝丝缕缕热气。

这些热雾里藏有不少茶香物质,一同上扬。

本身就是用温水泡茶,还要特意揭盖晾茶。

这对茶香释放而言,无异于屋漏偏逢连夜雨,堪称是双重打击。

一方面,水温不足,高沸点茶香难以释放。

另一方面,长时间揭开盖散热,茶香会不断挥发,飘散在四周空气。

揭盖晾茶时,随着香气越飘越淡,最后保留在盖碗内的茶香数量自然减少。

泡到最后,只会越来越不香。

《6》

好端端的白茶,盖碗冲泡时没必要揭盖晾茶。

因为,好茶不会怕区区余温闷坏。

哪怕不揭盖,也不会被闷变色、变味。

合上盖,更利茶香保留。

不然,受到不当冲泡方式影响。

一杯茶香不足、茶味不足的白毫银针,喝起来滋味可差太远了。

明明茶叶自身品质没问题,却被冲泡拖了后腿。

泡出来的滋味,清汤寡水不好喝。

这样的错误泡茶方法,对好茶的伤害太多。

无形当中,会毁了好茶的名声。

为了避免“毁茶”,除了要选对茶,更要选对合适的泡法。

沸水泡,快速注水,及时彻底茶水分离……

泡出来的茶汤,才能体现鲜香醇爽的好滋味!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鬼獒图片凶猛

波斯猫多少钱一只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