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牧羊犬鉴赏网

全国征文佳作展示④:重阳节的盛会,核雕老人的英姿

11-02

全国征文佳作展示④:重阳节的盛会,核雕老人的英姿


重阳节里办盛会 核雕老人展英姿



作者:李和平



学生时代,学过和背过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那个时候懂得诗意却不懂得为父母过一个重阳节。青年时代,戍边卫国,重阳节里开始思念父母,给父母过节又变成了遥不可及,心里开始有了诗人王维的意境。中年时代,重阳节里开始刻骨铭心的思念父母,可是父母已经故去二十多年了,心里更是内疚,没有给父母过过一个重阳节。


金秋十月,纪录片《<核舟记>里的斑斓世界》主创人员找到我为其纪录片举办一场发布会。机会来了,我将日期选在了重阳节这天举办,缘于纪录片的主人公韩志耀,今年68岁,是“大连核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我比韩老师小一旬,又同属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里,为这样一位知名老艺术家召开发布会,更具有时代意义。


以前在市里组织的非遗活动中,见过韩老师几次面,没有交流过,却感觉到他和蔼可亲。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和对老艺术家崇敬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筹备这次发布会当中,写策划方案、新闻稿和主持词以及会务组织,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忙碌的原因,往往是夜不能寐。


发布会最为高兴的莫过于韩老师。他是一位德高望重注重细节的老艺术家,担心活动出现瑕疵,委托我为他写讲话提纲,力求做到完美无瑕。重阳节早上五点多,他将简介发给了我,很长很长,我还是一遍一遍地练习,练得口干舌燥,尽全力让韩老师满意。尽管之前主持词已经写了韩老师的简介,言简意赅,但我还是采用了韩老师发来比较长的简介。我理解他的心情,毕竟发布会不经常举办,他的艺术生涯尽可能的多说一些,让更多的人了解核雕这门艺术。

这天,我一身盛妆,早早抵达了现场。韩老师也早早地来了。他的作品摆在眼前,最抓我眼球的,当属"核舟记"。课本里的《核舟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有一位技艺精巧的王叔远,他用核桃雕刻了一只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景。如今,将韩老师的作品捧在手心,顿觉匠心精巧,舟船人物栩栩如生!


精深的技艺并非一日之功,韩老师为了练雕工,先后干了八年钳工,又系统地练习了石雕、木雕等雕刻手法;同时又系统地研究在核桃上的各种造型、各种题材,把传统文化融入核桃微雕创作中去,形成独特的“韩式古韵"。由于长时间的雕刻,韩志耀的右手食指关节已经粗大变形,他说:“这是爱上这门手艺必须要付出的代价"2000年,韩志耀带着自己的雕刻作品到沈阳参展,一位教授问他能不能把《核舟记》重现出来!“我当时都没读过核舟记”。韩志耀是个不服输的人,他开始到服装研究所、图书馆、新华书店查找资料,研究明代船舶、服装、家具、茶壶等实物的造型,边查边刻。“用了半年的时间,前前后后刻废了九个。”到第十个终于成功地还原了《核舟记》中的全部细节,攻克了历代核雕名家认为不可能完成的课题。


听了韩老师对核雕的讲述,为他对传统文化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执着的精神而赞叹不已,更加激发了我用实际行动为韩老师过一个特别的重阳节。发布会开始后,我一边主持,一边利用间隙,用手机记录每位发言的嘉宾。到了韩老师发言时,他有些拘谨,直到说起作品创作时,他豁然洒脱起来,腰杆挺得笔直,一只手托着作品,另一只手指着其中的细节,神采飞扬、声情并茂地讲述他的宝贝,俨然成了一位演说家。


活动结束后,韩老师意犹未尽,邀请我们参观他的核雕展厅和工作室,众人欣然前往。展厅内,展示着韩老师的众多作品,林林总总,精美细致,引人入胜。工作室内,一筐筐核桃和器具陈列得规规矩矩,核桃是这里的主角,就连门口挂着的工作服纽扣都是核桃雕刻而成。


“坚持创作,文化承载是他核雕艺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做好传承是每位非遗传承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留给下一代又是非遗传承的最好方法。任何一门艺术走到最后不但是艺术的竞技,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承载与呈现。”韩老师如是说。




征文进行中




作为半岛晨报社2023年度庆重阳主题活动,深受全国广大文友喜爱的原创投稿类栏目——“银龄随笔”发起“话重阳”全国征文活动,欢迎广大文友积极参与投稿。


本期银龄随笔,期待广大文友借此忆重阳往事,写所感所想。不限文体、形式,字数以1500字之内为宜,强调文字和图片的原创。


征文投稿截至11月15日,优秀作品将通过半岛老友乐微信号发布,并邀请专业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佳作将在《半岛晨报》刊发,今日刊发两位文友的稿件,欢迎大家品读、交流。


编辑“银龄随笔+您的主题内容+姓名+电话”发送至:

②电子邮箱:laoyoule@163.com

②添加“半岛老友乐02”微信发送


来源:马巍整理

编辑:吴涛

投稿邮箱:laoyoule@163.com


半岛老友乐

人生正芳华

哈巴狗能长多大

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张大千画虎,老板画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