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王珂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书《古玩的江湖》,讲述一位资深藏家由底层起家的精彩收藏故事。全书以一位资深藏家自身的经历为切入口,讲述古玩行业的种种内幕及古玩作假技术、鉴伪技巧,行文流畅,简单易懂,部分情节颇具悬念,即便是不曾接触古玩行业的人读来,也吸引力十足。
跌宕起伏、小说般的故事情节,全面通俗的古玩鉴赏指南,生动有趣的文化艺术入门书,它温文尔雅,又亲切日常,体现出一种文化与审美的格调;它狡诈残酷,又惊心动魄,勾勒出一个欲望涌动的江湖。——书评
大河报记者专访本书作者杨青,来看他的笔底江湖。
问:您在序言中写道,起初采访这位藏家,是从藏品聊起,很快发现繁冗无趣,后来改成讲故事,这样写出来就很好看。而以我对收藏界十余年的采访经验,藏家在收藏当中是很忌讳讲故事,不听故事的,同时这也表明在古玩交易中讲故事是特别常见的兜售手法,有经验的古玩商常常是故事高手。您觉得这个有冲突吗?听故事自然是容易引人入胜,很有趣,很好看,您最希望这本书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是什么?
杨青:我接触这位藏家大约是在三年前,其实早前自己对收藏圈并不是太了解。因为之前采访过一些艺术家,主要感兴趣的方向一直是艺术本身。这也是接受这个采访最初的原因——想请这位藏家通过自己对收藏物件的鉴别,来谈谈他对每个艺术门类的审美理解。
就如序言中所描述的,这个开始挺难的。因为这位藏家其实并不太擅于言辞,讲得磕磕碰碰。而且就艺术本身来说,也需要理论体系的系统化认知,但这位藏家对艺术的认识,更多是一种不断累计叠加的切身经验。所以第一天的采访双方都觉得非常不顺利,直到我们用餐休息的时候闲谈,请他讲讲收藏圈的人和事。才有了他那句玩笑话:“收藏圈的人,女孩子不要嫁。”
这也不是他的玩笑话,在用餐途中,还有一件令我记忆犹新的事,他很严肃地说:“你看看我的眼睛,这是收藏家的眼睛,是深不见底的。”他是以此来告诉我,收藏家的人心,的确很复杂。
我问他,为什么想出这本书?他说,更多是想给后辈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在更深入的交谈中,他给我讲了一些同行朋友在这个江湖中沉浮的命运,我了解到,他出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更类似于有些“迷信的赎罪”。当然,因为涉及隐私,这些在书中并没有具体展开。所以在我个人看来,虽然同样是讲故事,他的初心也许和兜售古玩的那些同行还是有些不同。
因为这一点,在后续的采访中,我们逐渐向他的“经验故事”靠近,一是藏家本人同意了,也许这样更有助于给后人提供经验、借鉴,甚至劝退一部分人。二是他自己也更适应讲述自己的故事,非常精彩。第三,从写作本身出发,我自己觉得,比起原先纯粹讲审美文化,从讲故事入手,也许更好玩儿一点。就顺其自然做了一个小小的尝试。
这位藏家早年入门,是因为爱画画,但因为家境贫寒,身体状况又不好,入了古玩这一行。用他自己的话说,起码可以接近一些。后来大半辈子出入古玩圈,是为生意,也为兴趣。也许正是最初始的喜爱,才会使他本身绞尽脑汁去了解古玩本身,才有了这本书中丰富多彩的独家鉴别方式,帮助他在这个古玩的江湖里站稳脚跟。当然,现在他已经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画画上。
在我这个圈外人看来,整个采访过程其实更像是在观看另一种人生。那种人生,和我们日常生活相去甚远,它所拥有的边界、道德,更宽泛,也更残酷。那种人生,也是美和恶的交替。这也正是我自己本身最感兴趣的部分,并不仅仅关于收藏本身那么纯粹但深奥,而是包含了比较丰富的界面,既有蕴含着历史文化的艺术品,包裹着尔虞我诈的人心,有时候甚至无法用道德来评判,那好像是另一个平行世界。
在写作时,自己也更想把这种现场的体验带给广大读者,运用了第一人称、基于现实的偏小说化的方式来呈现。所以这本书可能不那么“深度”,鉴赏的专业知识更多偏向于“一家之言”,但它们都是与主角藏家难舍难分的“人生经验”。更多的,是想广大读者能和我一样,在阅读这本书时,会觉得这位藏家就坐在你对面,和你侃侃而谈,带领你到这不一样的江湖看一看。
问:收藏为什么?为了审美?为了嗜好?为了把宝贝收入囊中的喜悦?序言中有这么一句:“体验是精神上的,也是物质上的,更是人性上的”,这是很资深的体验,道行不够恐怕是体会不到这一层的。您可以进一步阐述下吗?
杨青:“收藏是为了什么?”就自己有限的认识里,觉得这其实是个非常大的问题。有藏家仅仅是为了美,有藏家可能更大的目的在于其商业价值。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会认为收藏是件单纯且高雅的事,有人却认为收藏是件复杂而功利的事。
比如,我身边有画家老师,收藏书画纯粹看自己喜欢,买进了可能永远舍不得卖出。也有其他藏家老师,从事的本身就是艺术品交易。
“体验是精神上的,也是物质上,更是人性上的。”这句体验,是书中这位藏家的一个总结。精神,应指他的审美享受,物质,应指他的古玩生意,人性,指的就是他所经历的尔虞我诈的古玩江湖。
我觉得这更像是一种人生经验,他从最底层铲地皮起家的人生经历,他对艺术本身孜孜不倦的求知若渴,还有对人心变幻的描摹,恰好构成了这三个方面的叠加。我想这也是他能从古玩圈站稳脚跟的原因——充分认识艺术品本身面,能判断自我的欲望,最后通过这门生意获得了财富。
这本书出版后,其实也陆续收到了有些反对的声音。比如我身边一位品味高雅的藏家老师,他就认为,书中所写的那些小伎俩与造假技艺,说不定会教人学坏。他眼中的收藏,就更多是审美性的。在他看来,多传达艺术品本身的审美文化,才是正确的事情。
但我想,收藏圈很大,即使这本书所描绘的是古玩圈一个小小的侧面,这个侧面可能还有些黑暗,但它的确是真实存在的。
问:您说古玩界最大的一个误区是,把古朴大方的、很有型的东西,认为是粗的、丑的。比如许多人看不上汉代的高古瓷,觉得粗陋不细腻,因为他们是用明清瓷的画意、釉水细腻度等标准来衡量汉代的瓷器。但这时的瓷器,其实朴素大方。这段话我特别认同,中国陶瓷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两个半在中原,中原地区陶瓷烧造巅峰时期在北宋之前,当代的收藏也是以高古瓷为主。您作品中第一人称指代的这位藏家是哪里人可以透露吗?他对河南的陶瓷有什么看法?您对河南的陶瓷有了解吗?可以分享下您的看法吗?
杨青:只能透露这位藏家是江苏人,其他的也许都不方便多说。
因为这本书采访时多以艺术大类来讲述,所以并没有具体细化到某一地区的瓷器,希望有机会,无论是对藏家再次采访,还是自己实地走访,都有机会能够多了解河南的陶瓷文化。
问:古玩收藏类的书也出了不少,有些是侧重知识介绍,有些是市场的人物、典故散记,您这本书,您认为与之前常见的同题材的类型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杨青:总体来讲,这本书更像是这位主角的“个人成长江湖经验”。整本书按照传统的艺术门类分为12个章节,但每个章节并不是纯粹讲鉴赏指南,而是以主角对每个门类中的收藏物件为引子,从自身的故事出发,深入浅出,来体现他对这门艺术的鉴别经验与审美理解。相较市面上的典故散记,这本书会更有故事性,更通俗易懂,再加上主角本人跳脱诙谐的语言风格,也很有江湖风气,我想阅读时的代入感会比较强。
这位藏家自己从最底层起家,相当于最接近鱼龙混杂的江湖中心,也最靠近人心尔虞我诈的边缘。他自己造过假、骗过人,当然也被人骗。在这本书里,揭露这个江湖不为人知的心计和规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角本人也非常坦诚,公开了许多造假的技艺,既有别人的,也有他自己的。当然,这个前提是,因为藏家自身并没有公开身份,所以整本书在内容呈现上显得“无所顾忌”而更加真实。
比如,他在采访中,最常跟我讲起一个江湖规则——如果因为自己眼力不够上当受骗,那就要心服口服。相反,如果因为自己眼力过人,骗得了别人,那也是自己的本事。这个规则几乎贯穿着每一个故事。
因为整本书都是藏家各人积累的收藏经验,所以从鉴别知识角度来看,也会有一些非常个人化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圈内,据说也是捡漏的关键,圈内人是不会口口相传的。
比如,为了能找到真的碎瓷片来当样本看,他绞尽脑汁,最后想出,古代人生活的一方面围绕在井边,洗碗时肯定会不小心把盘子给掉进去,所以他就偷偷半夜去淘当地的古井,果然掏出了许多瓷片。还有他鉴别紫砂花盆,靠的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一个生活经验——长久使用的紫砂花盆,因为不断地浇水施肥,花盆底部孔眼处常常会留下白圈圈。这个很精微的细节,恰恰是因为这种莳花弄草的生活,离生活在都市的我们越来越远。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杜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