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生产历史悠久,考古发掘所获得的资料证明,我们的祖先早在距今约两万年以前,就能制造和使用陶器,我国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早烧造和使用陶器的国家。在长期烧造陶器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积累经验,到了约3000多年前的夏、商时代,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中心的浙江东苕溪流域和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已开始烧造原始瓷。此后,历经周、秦、西汉的发展,窑工们不断改进原料拣选和窑炉建造技术,至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终于完成了从原始瓷向普遍意义上成熟瓷器的过渡,在世界上率先发明了瓷器。
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烧造和使用陶器的国家,而且还在世界上率先发明了瓷器。瓷器是中国独享的一项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之一。
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中国陶瓷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是一部“变土为宝”的华丽篇章。加之陶瓷本身具有的产量大、流传地域广、影响大、耐腐蚀、不怕火烧、美观实用等特性,使之成为中国物质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堪称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资源。我们要从中汲取营养,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谱写陶瓷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这些都涉及中国古陶瓷。下面就选择4件陶瓷分别讲述其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清代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图题诗句杯。此套五彩十二月花卉图题诗句杯由12件组成,高约4.9厘米,口径约2.7厘米,足径约2.6厘米。均胎体轻薄、釉面光亮。外壁一面以青花五彩装饰,分别描绘代表12个月的花卉,另一面题写与花卉相对应的诗句。分别为:一月迎春花,题“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二月杏花,题“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三月桃花,题“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农”。四月牡丹花,题“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五月石榴花,题“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六月荷花,题“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七月兰花,题“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八月桂花,题“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九月菊花,题“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十月月季花,题“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十一月早梅,题“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十二月水仙花,题“春风弄玉来清昼,夜月凌波上大堤”。
这些诗句基本都取自《全唐诗》所收录的唐代诗人作品。除了十月和十二月的诗句待查以外,其他均已查明出处。此种成套瓷杯属于御用酒杯,在清代宫廷留存瓷器中数量较大,而且品质一致。杯的造型、画面布局、诗句内容、款识字体等,均与康熙青花十二月花卉图题诗句杯一致,两者应出自同一画样,烧造于同一时期。但与青花品种相比,五彩杯需要两次烧成,制作工艺更显复杂,难度更大。
康熙五彩或青花十二月花卉图题诗句杯,反映了人们对一年中每个月代表性花卉的赞美和喜爱,是中华民族宇宙观中道法自然意识的反映。从遵循季候更替、星辰运转等自然规律而萌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利用自然界物产创造玉石器、青铜器、陶瓷器、丝织品等工艺品,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中华民族逐渐养成道法自然的高度自觉。这种对宇宙本质的深刻理解,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沃土,孕育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仁民而爱物”的生态意识,揭示出个体、社会同自然万物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紧密联系。
唐长沙窑青釉釉下褐、绿彩花草纹碗。碗高5.7厘米、口径14.9厘米、足径5.2厘米。敞口,深弧腹,浅圈足。内外施青黄色釉,外壁施釉不到底。口部涂抹4组均匀分布的褐彩,每组都在口内外略呈半圆形。内底以褐彩、绿彩描绘抽象花草纹,线条流畅。
长沙窑是我国第一个大规模烧造釉下彩绘瓷的窑场,其做法是:先分别用含氧化铜和氧化铁的彩料,在坯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青釉,入窑经1220°C以上高温一次烧成。
长沙窑是唐代主要烧造外销瓷的著名瓷窑,产品曾远销朝鲜、日本、泰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伊朗、沙特阿拉伯、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一块黑色大礁岩附近发现了一艘唐代沉船,被命名为“黑石号”沉船,在从船上打捞出水的6万多件中国唐代瓷器中,有5.7万多件长沙窑瓷器,其中即包括大量青釉釉下褐、绿彩瓷,与这件碗相类似者即有很多。中国陶瓷不但外销数量巨大,而且影响广泛、深远,几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瓷器生产,都是从模仿中国瓷器开始的。
以此碗为代表的唐代长沙窑瓷器,是中华民族天下观中“胸怀天下”理念的反映。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发展史上,与外部文明不间断地交往交流交融,尤其是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及其他贸易线路的开辟与建设,是胸怀天下的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惠、经济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在这种交往中,中华文明持续、多方面地对外传播并产生广泛影响,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对促进区域乃至世界经济、文化共同进步作出了许多有益探索。
康熙青花“丙吉问牛”图梅瓶。瓶高18.6厘米、口径4.9厘米、足径7.5厘米。瓶外壁以青花装饰,描绘一位头戴斗笠身着短衫的农夫,正躬身立于一位头戴官帽身着锦袍的官员面前,官员身侧立有3名执仪仗的侍从。农夫右手执牛绳,左手指向身后的耕牛,似在述说什么。画面空白处以青花料书写楷体“斗伤何足问,牛喘更堪虞”。
透过画面内容和所题诗句可知,此瓶所绘纹饰内容为“丙吉问牛”故事。“丙吉问牛”典出《汉书·丙吉传》,说的是西汉宣帝时期,丞相丙吉十分关心百姓疾苦,经常外出考察民情。一次外出时,见一群人在斗殴,他没让手下的人去过问;而看到一头牛在气喘吁吁地吃力拉车,却停下叫人去问个究竟。下属说丙吉只重畜不重人,丙吉解释说,行人斗殴死伤,由地方官处理即可,我只要考察地方官的政绩,有功则赏、有罪责罚罢了。宰相是国家的高级官员,关心的应是国家大事。现在是春天,天气还不太炎热,我之所以关心牛喘,是因为如果牛是因天热而喘,说明现在的节律不正常,阴阳失时,势必会影响农事;若牛是因得了瘟疫而喘,也势必会因牛瘟而影响民生,必须想办法解决。此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工作中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要善于观察,见微知著;人人各司其职,干好本职工作。
此瓶所绘纹饰是中华民族社会观中“民惟邦本”观念的反映。《尚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管子》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以民为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以民生为本、百姓各得其所、安居乐业的治国理想,是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不懈追求。
康熙青花“翻羮不恚”图花觚。觚高45.5厘米、口径21.3厘米、足径14.4厘米。外壁通体绘人物故事图。颈部绘一官员在厅堂内居中,面前一侍女跪地,地上绘一打翻的碗,碗内汤羹洒了一地,屏风后有一妇人偷窥。腹部通景绘婴戏图,5位童子追逐嬉闹,其中一人手持官帽,寓意“五子夺魁”。考此碗所绘纹饰内容为“翻羮不恚”,典出《后汉书·刘宽传》。说的是东汉名臣刘宽,待人宽厚,官至廷尉,在朝中素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更色之誉。而他的夫人偏不信,一次,趁刘宽上朝前,其夫人指使侍女端上一碗肉羹,假装不小心,打翻肉羹,溅到刘宽的朝服上,以考验其反应。不承想,刘宽非但没生气,反倒问侍女曰:“羹烂汝手耶?”可见其涵养绝非常人。画面中持笏板、着官服者即为刘宽,屏风后偷窥者即其夫人。
此碗所绘纹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观中“养正毓德”观念的反映。《易经》曰“蒙以养正”“果行育德”。养正而毓德,可以为善。“德”“善”诉诸个人,是“温、良、恭、俭、让”;对于家族、乡党,则体现为“孝、慈、仁、爱”,“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以道义、美德教化施政,便如《管子》所言“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谐,谐故能辑”,或可谓“臻于至善”。
深刻理解并传承弘扬中华民族道德观,使之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相融合,既彰显中华“和”文化,也契合中华文明和平发展的时代诉求。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
原文刊登于2023年6月5日《人民政协报》第10版
作者:吕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