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品贡茶
秋高气爽,桂花飘香之季,吾与上海几位茶友,来到浙江长兴顾渚山的“大唐贡茶院”。这座以茶为主题,修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家茶厂遗址上的茶文化胜地,吸引了各方茶客流连忘返。
中华民族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饮用茶并创立饮茶文化的国家。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兴于茶圣陆羽《茶经》问世的时期。而当时,浙江长兴顾渚山生长的紫笋茶因其“汤色清朗、兰香扑鼻、啜之甘冽”和得天独厚的茶生环境,引起了茶圣陆羽的关注。他以此作为长期考察、研究和实践的重点,著书立说。陆羽的《茶经》问世以后,更吸引了当时无数官宦名士介入到茶主题的研发之中。在中晚唐时期,奉诏来湖州修贡督茶的刺史就有28位之多。无数的贤达名流慕名而至,数百首茶诗此吟彼唱,饮茶爱茶成为时尚,以茶会友更为风雅,还留下了大量的摩崖石刻。茶道初提,茶宴首创,茶山独称,茶礼大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开始兴盛起来。
由于紫笋茶的定贡,而且其第一贡茶地位始终无人撼动,就应运而生了唐大历五年(即公元770年)中华版图上的第一座“皇家茶厂”──大唐贡茶院。每年,皇帝清明祭祀、大宴群臣等重要节庆时,必须用紫笋茶。为了满足朝廷对紫笋茶的需求,贡茶院不断扩建,至公元843年,贡茶院规模达“焙百余所,匠千余,役工三万”,岁贡茶额一万八千四百串(斤)。每年的贡茶成了当时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诸乡芽茶置焙于顾渚,以刺史主之,观察使总之”。立春后四十五日,湖、常两州刺史奉诏亲自修贡,不敢怠慢。
在顾渚山东南麓,有一直径约120厘米的泉眼,常年往外涌泉水。因其“碧泉涌沙,灿若金星”而得名“金沙泉”。又因其是洗制紫笋茶的必需品,再加上用其冲泡的紫笋茶味特佳,诗人杜牧有诗赞道:“泉嫩黄金涌,芽茶紫璧截”。古著《品茗》一文中称:“金沙水泡紫笋茶得全功,外地水泡紫笋茶只半功”。因金沙泉水冲泡的紫笋茶色泽翠绿,兰香味甘,齿颊留香,口感浓郁,也就成了随茶并贡的泉水。
唐贞元年间,在泉边建亭,名“忘归亭”,可知金沙泉水冲泡紫笋茶的魅力了。“灿若金星”的金沙泉水至今仍在汩汩流淌,经科学研究分析,水内富含锌、锰、锂、铁、氡等各种微量元素,饮用后对人体颇有益处。据说,大唐贡茶院茶室坚持用金沙泉水冲泡紫生茶,就是受历史影响的结果。上世纪中,当地居民出资在泉眼下游百余米处修复了洗茶渠,建造了风雨棚,成了附近居民日常生活淘米洗菜的好去处。旅游业兴起后,这里成了农家乐厨房的净菜渠,由专人管理维护。也曾以为茶只是一种饮品,仅供解渴之需,但随年龄的增长,发觉茶自有境界。(王仕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