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牧羊犬鉴赏网

鼓楼摩崖石刻:历史与文化的独特交融

06-11

鼓楼摩崖石刻:历史与文化的独特交融


鼓楼摩崖石刻引言

卢美松

闽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城内以三山摩崖石刻为代表的文字,简括记录了古城的历史文化与人事活动。这些石书成为不可多得的文物史料,直观佐证城市发展的历史,生动展现闽人以及入闽士人的文采与书艺。为展示域内石刻精华,特选取乌石、九仙、越王等山的摩崖石刻文字,对其内容、人物、书法逐一进行简要介绍和品鉴,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题刻内容与历史背景,重温过去、欣赏书法、认识古贤,增进对家乡、对他乡热爱的情感,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的信心。


对于鼓楼诸山摩崖石刻,前辈文史专家已做过相关调查、统计。这次介绍,旨在挖掘石刻背后历史,阐述它们的内涵和意蕴,相信对游客在观览这些古迹时会有所帮助。






林瀚等题名石刻碎语

作者 陈常飞


林浦林氏自五代间入闽,

经几代人努力,家族声望愈显,

明永乐年间达到鼎盛,

成为福州科举豪门与文学家族


明代,随着“七科八进士”、“三世五尚书”“国师三祭酒”闻名于世,林浦也因之闻名遐迩。林氏族人淡薄名利、严谨治学,他们身上具有刚正不阿、一尘不染的传统知识分子风骨。作为文化名人,他们传承着文脉。在于山,有几方摩崖石刻纪录了林瀚一家的活动轨迹,也凸显其才情与抱负。


林庭㭿(1472-1541),字利瞻,号小泉,林瀚次子。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太子太保。“平生见义必为,不避险难”(龚用卿《国朝献徵录》卷50),著有《小泉录稿》(6卷)、《文集》(10卷)、《鳞鸿集》等;林庭杓(1488-1543),字利高,号玉泉,林瀚第四子。为人不喜逢迎,为官廉洁自守,“敦士习节民财,不轻受词,不遣人下属,邑以廉静为理,有古循吏风”。(《濂江林氏家谱》)


正德己卯(1519)夏四月望日,福建督舶太监尚春邀林庭㭿、林庭杓兄弟同登平远台,因几人都雅好山水,并乐于吟咏,所以就合作联句二首:

平远登登尘不侵(尚),

鹤巢松老碧苔深(㭿)。

江山满目无穷趣(杓),

一榻清风醉后吟(尚)。


远山分翠绕平台(㭿),

江海涛声浪自催(尚)。

醉倚楼阑频北望(杓),

五云遥护六龙回(㭿)。

尚春、林庭㭿等诗刻


于山风景秀丽,古来名士不厌登临。林氏一门性耽山水,所至之处多有题咏,特别是明清两代尤其如此。当年林庭㭿把访古探幽,追寻先贤足迹的事情也写在诗中,作诗这件事对于他们来说,也许就像我们写日记一样,所不同的是在他们心里除了忠君报国,可能就是文化与山水。诗写道:“龙头人去几经秋,炯炯文光射斗牛。千古鳌峰频仰止,书声一派水东流。”(黄荣春《福州摩崖石刻·第二章于山摩崖石刻》增订本)


平远台

早已形成吟诗、雅集风气,

那一年历史又重演熟悉的一幕。

这些盛事留在古人存世诗文里,

有时也镌刻在摩崖中。


于山上另一方

关于林家的题名石刻

则纪录了一件具体的事情,

即当年尚春建造吸翠亭,

邀请林瀚等一起见证此事。


尚春、林瀚等题名石刻


于山尚春等题名摩崖石刻记载:“大明正德己卯夏,督舶太监尚春建吸翠亭,邀按闽御史周鵷、周震,督赋主事李阶,同致仕尚书八十六翁林瀚落之,翁二子参政庭㭿、右府都事庭杓,暨孙主事炫,俱以谒告归省侍翁杖屦,命炫纪于石。”


林炫(1495-1545)是林庭㭿长子,字贞孚,号榕江,又号九曲山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授礼部主事,官至南京通政司参议。嘉靖四年(1525),林炫以南京仪制郎中乞告还山。归闽后,在福州琼河营造水云居与琼园,自号“水云居士”。其人嗜诗,寄兴高远,著有《林榕江先生集》《卮言馀录》等。


在狮子岩西北向,还有一方林瀚等题名石刻。文云:“大明正德己卯中秋日,致仕兵部尚书林瀚,工部尚书林廷选,都御史林廷玉,苑马寺卿林璿,布政司参政何显、王士昭,参议倪珏、姚吴,按察司副使高文达,佥事谢廷柱,知府郑炤、黄澍同登督舶太监尚公春鼎建鳌峰胜观亭,题名于石。”胜观亭也是欣赏名城景色之佳地,正如林瀚所言:“江山云树,城郭楼台,如屏如带,如画如锦,摩挲老眼,迎接不暇。”(林瀚《鳌峰胜观亭记》)


林瀚等题名石刻


这几方摩崖石刻历经五百余年风霜,但细读文字恍如昨天。普通的石头一经品题就有了内涵,于山也因此而增加了一段史事。林浦林氏一族成就源于中华儒学传统及家学影响,同时也得益像于山这样的胜迹陶染。


历史车轮行走太快,很多事物容易随时间淡化,就算是林氏一门也不例外。与林氏家族有关的林浦濂江书院、为林瀚而建立的泉山书院,还有林氏一门诗名以及所留下的许多著述,应该不会有多少人再去留意。但有一点是庆幸的,古人寄情于山,为这座名山增添景观,有些故事的发生地虽地处偏僻,但每个时代总有人去探索、追寻往日胜迹。

玄卫田园犬百科

红虎皮鱼是激光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