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方志四川”添加关注!
相传很多年以前,中江县城南的凯江河畔住着几户人家,有的以打草鞋,编竹扇,做斗笠为生;有的以推豆腐、磨凉粉、发豆芽度日,终年拼命劳动却不得温饱。其中有家姓张的,连打草鞋的本钱也没有,儿子幼小,整天赤条条的,财主们便用“黑牛”的贱名叫他,所以,“张黑牛”的名字就叫开了。母亲叫陈三娘,与“黑牛”相依为命。
“黑牛”刚两岁,他爹到什邡去挑卷烟挣脚力钱。几月过去却没回来。娘儿俩盼呀盼,一直杳无音信,后来才听人说,他爹在走马铺遭土匪打死了。陈三娘整天啼哭,伤心落泪,一场大病后双目失明。“黑牛”大点了,只好讨乞要饭孝敬瞎娘。眼看“黑牛”到了十岁,乡亲们见他聪明伶俐,怜惜他,找他干童活,他只好白天黑夜拼命地干,挣几文小钱,买几合筒筒米煮饭,和瞎眼娘维持生计。
一个月黑风高的冬夜里,“黑牛”家的茅草棚被刮得摇晃欲坠,娘儿俩蜷缩在烂棉絮中冷得发抖。“黑牛”似睡非睡时候,突然见一白发老人,身穿白衣白裤白鞋,杵着龙头拐杖,走近床前温和地说:“黑牛”呀,你是忠厚善良的孩子,成天劳累却无温饱,叫人可怜。我是北山老人,给你指条出路。明天你到凯江边的沙滩上,那里有龟纹夹菊花状的石头,你可拣回来磨成章模、砚台、烟嘴、器皿、镇纸,你们母子生活就会变好。记住,中江花石中江磨,离开中江莫奈何。”说罢拂袖而去。“黑牛”醒来,把梦中的事告诉了母亲,母子为有了生计高兴得睡不着。等到天朦朦亮,“黑牛”就背个破背篼朝凯江河边走去。嘴里还唱着:月亮当灯星搭伴,雾海霜刀裹严寒。侍奉瞎娘难讨乞,道路步步藏辛酸。皇天何时睁开眼,穷人日子少熬煎。“黑牛”赤着脚在霜冻雪积的路上飞跑,不一会儿到了北山老人指点的沙滩上,果然到处都是圆宝石,仔细一看,都有龟纹和菊花瓣。他拣了一背篼,不怕双肩压得红肿,不怕背上擦起血泡,终于把满背篼花石背回了茅草棚。说也奇怪,“黑牛”不到半天功夫就磨出了好几块私章模型,有的现出活鲜鲜的水藻纹路,有的现出千姿百态的菊花图案。下午他把磨好的几枚章模提到街上去叫卖。乡绅、阔佬见到这稀奇东西都来抢着买,一时供不应求。
黑白菊花石:凯江胜景
从此“黑牛”生活有了来源,瞎娘心里高兴,不久眼病好了,双目复明了。“黑牛”磨花石也更努力了,不光磨印章模型,还学着磨烟嘴、砚台、器皿等,不光自己磨,也带动穷人一起磨,很快形成了一条远近闻名的花石街。
“黑牛”靠磨花石,把茅草棚变成了新瓦房,自己取名张得元,娶了老婆,与陈三娘一道开始过上美好的日子。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温馨提示
如喜欢本文,请朋友圈。
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方志四川”微信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ID:scsdf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