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野钓还是黑坑塘钓,传统钓还是台钓,都要讲究线钩饵合理搭配,这是无庸置疑的问题,究竞怎样搭配才合理?这倒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就如何合理搭配问题,谈谈我的见解,供钓友们参考。
先说说传统钓的搭配问题。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存在这么多年,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而且,现在很多钓友的传统钓法都是结合了台钓的一些技术特点,在特定钓场,其效果并不亚于台钓。传统钓法,以前都是单钩通线,现在结合台钓技巧后的传统钓,有了很大改进,大多采用的子母线分离,双钩垂钓以提高垂钓效率。而且在线组的使用上,也不是以往唯一追求的结实,而是根据对象鱼的大小,尽可能地增加线组的灵敏度。
传统钓发展到今天,其技术特点其实已经离不开台钓。比如说双钩的线组搭配,就是参考了台钓使用的优势。很多钓友甚至还用七星漂钓悬坠,其调漂、找底的过程跟台钓并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在浮漂选在上,一个采用的是七星漂,而台钓采用的是立漂。甚至很多钓友都采用台钓线组进行传统钓。虽然在鱼口信号上,没有立漂那么灵敏,但是七星漂的优势就是其成功率高,七星漂有鱼信号时,及时提竿,十有八九都能上鱼。
传统钓不断改进,线组的粗细也会随着目标鱼的大小而定,七星漂与铅坠的配比也会随着线组的粗细而得到相应大小的配比,配比得当的线组,基本上也具备悬坠钓的灵敏度,钓顿口、钓行程、钓细微送漂,甚至随着不断的改进,运用细线重铅、朝天钩,进行逗钓,结合了路亚钓法的逗钓结合,上鱼率甚高,还有朝天钩珠珠钓法,专钓鲤鱼鲫鱼,可谓是五花八门样样精髓。
再说台钓的搭配问题。钓法千千万万,但是它们的道理是相通的,皆要知天时、明地势、识鱼性、懂应变,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垂钓能手。台钓钓鱼变招多,由生口钓到猾口,从钓底到打浮,不仅需要钩和浮标的配合,还要满足钓饵状态的变化,时用搓饵时而用拉饵,随鱼情和鱼口而要求钩、线、线组和浮漂都要求能适合需求。经过多年实战总结,我目前钓鲫鱼用袖钩,钓混养鱼用新关东钩,原因是能搓能拉,不管钓灵钓钝只要浮漂配合就能实现钓底、钓离底的变化。选择用袖钩、新关东钩与用伊势尼、千又相比,搓的饵小,长卵形,饵重轻,在浮漂的牵引下可以使钩由卧变立,这样钩尖朝上刺中的都是有效部位。后者钩宽,搓卵形饵,体积大,沉底后钩是卧的,鱼不是从钩尖处下口而是由钩弯吸入,则很可能钩尖还在嘴外,就是将钩完全吸入了,刺中部位也不统一,或上唇或下唇或嘴角都有。钩尖朝上对刺鱼非常重要,甚至是关键的。特别是拉饵,由于饵轻几乎每竿都是刺中上唇。悬坠钓子线长短也要重视,但取多长是由鱼鱼情水情决定的。钓鲤、草、鲢、鳊为主的综合鱼40—50厘米对折,钓生口鲫鱼25~30厘米对折。否则鱼咬钩会受到铅坠的影响。而黑坑钓,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诱鱼,子线50~60厘米对折,就是坠到位后也有1—1.2米的行程,确定了鱼的主泳层,子线可短些。鱼情多变,由沉底到离底,到上浮半水,再到分散下沉。从生口到半猾口,到轻口、猾口,子线粗了、短了鱼讯隐蔽,只有用极细子线才能反应鱼讯。钓底,鱼咬钩快,子线短一点无妨。鱼咬钩慢,信号弱,子线适当加长。鱼的泳层厚,子线长可以争取更多的咬钩机会。鱼讯弱,用细、长、软的子线。钓快鱼子线40~45厘米对折。钓慢鱼子线50~60厘米对折。底钓轻口鱼子线60~65厘米对折。
以上是个人见解,请关注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