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博山古称“颜神”,清雍正十二年设县治,原隶属青州府管辖。明清时期淄博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各望族人文炽盛,藏石赏石之风蔚然。
民国至建国前,由于战乱不断,赏石活动日渐衰微,受到冷落,几近销声匿迹。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淄博的赏石活动得到了复兴和发展,爱好者积极参展、办展,淄博文石逐步得到各地赏石专家们的认可。
“青州”二字有多种含义,今人所说的“青州”即潍坊市的下辖县级市——青州市。但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华夏九洲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青州为其一。
宋时的青州与大九洲又有不同,即山东地域内青州、登州、莱州、胶州、滨州、兖州、曹州、德州、滕州,俗称“小九洲”。古青州随时代变迁,内容亦不同,即行政建制、地域疆界均有歧出。
《尚书·禹贡》《松石记》这些文献中有对青州地区石头的记载,这说明青州地区出产怪石、玄黄石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铅松怪石”,曾被当作献给帝王的贡品。
到了宋代,杜绾在他的《云林石谱》中将该地区的石头称为青州石,此时的青州也因为有文献记载(西汉元封五年设青州刺史部)而确定地理位置。
《云林石谱》载石116种,阐述了观赏石的产地、形状、质地、色彩及采集方法,是我国一部比较完整的赏石论石专著,更是探寻淄博文石与古“青州石”关联的重要根据之一。
书中对青州石的描述如下:
“青州石产之土中,大者数尺,小亦尺余,或大如拳,细碎磊磈,皆未成物状。在穴中性颇软,见风即劲。凡采之易脆,不宜经风。其质玲珑,窍眼百倍于他石。眼中多为软土充塞,徐以竹枝洗涤净尽,宛转通透,无峰峦峭拔势。石色带紫,微燥,扣之无声。土人以石药粘缀,四面取巧,像云气、枯木、怪石欹侧之状。”
现在我们按图索骥,从《云林石谱》中寻找根据来确定淄博文石与古青州石的关联。
“青州石产之土中”:淄博位于古青州疆域,陆相沉积,大量黄土充填在溶蚀的孔窍之中,并将石掩埋,形成了形态多变的文石。据不完全统计,淄博黄黏土和红黏土的采集地约有30余处,储量相当大,这与青州石产之土中,及土质、颜色相吻合。
“大者数尺,小亦尺余,或大如拳”:宋代1尺合今316.8毫米,当时赏玩的石头可分大、中、小三种不同规格。大者数尺相当于现在1米左右,属大型石;小亦尺余相当于现在300毫米左右,属中型石;大如拳相当于现在90毫米左右,属小型石。这与现在淄博文石体量的大小相近。
“细碎磊磈,皆未成物状”:在淄博的文石采集地深挖1米到2米,黄黏土和红黏土中可见大石周边的磊磈乱石,从中取出,挑选出形的、品相好的文石,即可清理、上座、把玩。
“在穴中性颇软,见风即劲。凡采之易脆,不可胜举”:因石头长期在地下受溶蚀,在土壤中潮湿松软,采掘时除去覆盖在上面的泥土,坑内泥土遇风变硬,这时不宜挖掘。见石后小心翼翼的将周边泥土剔除,由于石头相互穿插,一撬就可能断裂,所以想得到一块合心意的石头很不容易,必须下功夫仔细挖掘才可以得到一块完美的石头。
“其质玲珑,窍眼百倍于他石”:如果觅得一块玲珑剔透的钟爱之石,需反复的观察,仔细端详,解读它的意境,以便为原石的创作提供条件。淄博文石也有许多玲珑剔透,孔洞贯穿的上品,这些文石就孔洞来说倍于其他石头。
“眼中多为软土充塞,徐以竹枝洗涤净尽,宛转通透,无峰峦峭拔势”:采集到的原石无峰峦走势,以玲珑石居多,孔洞、纹理被泥土充填,用铁器清理可能损伤石体,所以古人用竹子做成各种样式的工具来清理泥土。淄博的前辈玩家在处理文石中,也大多用类似的方法来清理孔洞、纹理,经冲刷后可露出文石原形。
“石色带紫,微燥,扣之无声”:紫色在古代为尊贵的颜色,古人一般将紫色解释为茶色或雀色。淄博文石俗称“青石”,颜色以青灰、灰白为主,与古人所说紫色相近。因石头含矿物质成分不同,含杂质多的石头在敲击时就扣之无声,而有些石头含金属元素多,则扣之有声,这好比钢与铁的关系。
“土人以石药粘缀,四面取巧,像云气、枯木、怪石、欹侧之状”:“土人”是指本地玩家。他们把石头粘接拼凑起来是一种玩法,古代自制的粘合剂叫糯米灰浆,选取可用的自然石组成山形石或灵芝石。拼接的山形石或灵芝石四面可观,浑然一体。淄博博山已故文石收藏家李士儒、姚增海等人都对这种独到的玩法熟知。
淄博文石的特点与《云林石谱》中所描述的古青州石相吻合,淄博文石以造型取胜,曲折圆润,婉转险怪,有的山势陡峭,峰峦叠嶂,有的纹理纵横,皴纹满布,且皴纹最能体现其特点。我们追根溯源,尊重历史,以实论证,以物论证。凡古青州地域产的石头均可叫古青州石。太湖石因产于禹期山、鼋山、西山等太湖地区而得名,多地出产的石头统称为太湖石。综上,古青州石确实与淄博文石存在密切的关联。
(文/刘连贵)
本文收集的资料尚不完善,如有错误和不足之处,还请诸位专家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