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读特】
为非遗之美留影
看老手艺如何焕发新活力
特上镜推出“遗”见如故特辑
展示古老精湛的技艺和作品
一起了解非遗,亲近非遗,爱上非遗
本期非遗艺术
谢氏核雕
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关于它的最早文字记载于宋代,最早见于著述的雕刻作品是明代之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谢氏核雕”以直径约2厘米的橄榄核为材,起源于民国初期的苏州,是中国精微雕刻的代表性项目之一,被评为区级非遗项目。
读特记者走进“谢氏核雕”传承人胡堂山在深圳市宝安区的工作室,揭秘小技艺里面的大乾坤。
入木三分,耐心雕琢
从1993年开始学艺,谢氏核雕传承人胡堂山已经潜心钻研核雕技艺近30年了。他师从核雕大师谢才元、钟秀琴夫妇,把一枚小小的橄榄核在指掌间刻出变化万千。
为了刻好核雕,胡堂山每天一坐就是一整天,看似凌乱却有序的大桌上分门别类地摆着做核雕的工具:他精挑细选的一年两收五到六年风干的橄榄仁、刻刀、磨板、以及一些上色粉。
核雕要经过大约八道工序,以雕一个罗汉头为例,在选核、画稿、勾线之后,三刀定位、五刀“开脸”,之后就是沉心雕刻。
做核雕,选择合适的刀是基础,胡堂山对此很有研究。“‘谢氏’核雕的特色就是入木三分,用刀狠,刻度深,有的几乎都要雕透,接近果核内壁了。”胡堂山介绍说,这样雕出来的作品才会立体感强,栩栩如生。
“好料做出来的东西才漂亮”,胡堂山说,尽管现在电动刻刀能加快雕刻作品的速度,他也不常用,仍然坚持亲自一刀一刀地手工去刻,“机器做的东西没有手工雕的那么有韵味”,胡堂山认为,这也是他的师傅教他的。
胡堂山回忆,他刚开始练习核雕的时候,师傅让他从最基础的铲工开始做起,压根就学不了那些高超的技巧,他常常受伤,但“耐得住性子”才是做核雕最关键的功夫,天长日久,熟能生巧,一枚桃仁也就“开花”了。
镂空雕、圆雕、平面雕、浮雕、微雕等多种技法,用到的刻刀种类也不尽相同,做核雕惯常用的“老三刀”就是尖刀、圆刀、平刀,刀尖锋利,新手要格外小心。
雕刻力度要把握得刚刚好,不可太轻无神韵,不可太重核崩裂,最后进行打磨、抛光、上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课本上的《核舟记》曾这样描写奇巧的核舟,让胡堂山心驰神往。
学成之后,他最擅长刻的作品之一就是核舟,如今,他能一边和旁人轻松聊天,一边刻出栩栩如生的核舟,门窗也可开合。
传承技艺,善于创新
胡堂山近几年的创作主要以时代为背景,取材身边的人物、故事、建筑和人文风物等等,“搞创作不能高高在上,而是要接地气,选择贴近人民、生活题材进行创作。”
他经常会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寻找作品的灵感,先用自己的眼睛把东西在心里面“刻”一遍。在创作核雕作品《深圳之春》的时候,他就曾为了刻好大梅沙公园的飞人雕塑,在那儿来回走动观察了两三天。
2019年,《深圳之春》系列作品成为首获“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 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项的深圳作品。在他的手中,橄榄核变成了地王大厦,变成了客家围屋,变成了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一笔一划,每一处线条都独具匠心。
近期,宝安航城街道“民间文艺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之核雕宣传月”即将圆满闭幕,现场展出胡堂山和多位核雕大师的作品。在即将到来的文博会上,他将带着三组作品参加中国工艺美术设计创意大赛,让更多人感受核雕的魅力。
采写 读特记者 周梦璇 葛墨含
摄影 葛墨含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詹婉容
三审 王平
(作者:读特融媒实验室)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