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牧羊犬鉴赏网

职业与鱼缸鱼种的奇妙关联: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10-29

职业与鱼缸鱼种的奇妙关联: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鱼缸



当您了然无趣惘然若失,或者四周环顾找不到话题,或者阳光从帘缝里探进,零零落落地栖息在地板上,挠头抓腮揪不住话头,这时您瞧,那儿就有一缸鱼,鲜活地游在目光里——它们正给您递话呢。

马老板家房子气派,硕大的鱼缸也器宇轩昂。别人家的院子大,砌个照壁聚财。他家客厅大,悬只鱼缸聚人气。一进门,一缸红的黄的鱼游来摆去,在一排射灯照耀下,金碧辉煌。水底,几丛鱼草杨柳微曳,三五太湖石静卧碧池。鱼群不时从石孔穿进穿出,织布一般。

最引人的是那只琵琶鱼。

“琵琶鱼,就是清道夫。”马老板眼睛斜一斜说,“这种鱼几乎只要有水就能存活。它们经常吸附在水族箱壁或水草上,舔食青苔,是水族箱里最好的清洁工。”据马老板说,刚买了鱼缸的时候,还没有投放琵琶鱼,金鱼海鱼的排泄物,一周就是一层,偌大的鱼缸,换水,清洗,得忙半天。等到清道夫入池,那是风卷残云,池水净了,太湖石重新泛了清晖,那些花花绿绿的鱼儿,看起来更加鲜艳夺目。

这鱼也能吃。据马老板说,在泰国,有商贩把琵琶鱼剖开,铺上大料,撒了黄酒,架在火上烤,倒也有些滋味。这就是泰国人称之为神仙鱼的。也有朋友说,这鱼吃东西不择好坏,所以满身长满了斑点,黑不溜秋,多刺少肉,腥臭污秽得很,难以下咽。一般都是晒干粉碎,做禽畜饲料。

“由于是外来物种,这种半圆桶型的鱼在国内还没有天敌。它在江河中很容易大量繁殖,会威胁本地鱼类的生存,破坏生态链。你看,这鲜嫩的鱼草,叫它啃得,过不长时间,就得重新栽种——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有它,我的鱼缸清净啦。”



和马老板家不一样,王局长家的鱼缸放在卧室里。有卫生间,有功夫茶桌,有大皮沙发,当然就得有观赏物。因为缸里的鱼儿虽有眼睛,却只能看不会说;虽会游动,却无声无息,甚得钟情,当然就成了大卧室风景装饰的不二选择。一道帘幕,隔开那些射入水中的光亮,卧室里倒也眀灭错落,别有洞天。

王局长独喜欢食人鱼。他在原来的鱼群里投入了几条食人鱼,不几天,鱼缸里就只游动着这几条食人鱼了。其他的鱼,连个渣渣也没剩下。从此,他喜欢上了这嘴尖尖,身小小,却天下无敌的小鱼儿。

得闲,他会坐在鱼缸边的高脚凳子上,一手端了茅台或者法国红酒的杯子,品咂着美酒的味道,一手往缸里投进一点吃剩的肉食,看食人鱼们左撕右抢。王局长最喜欢的还是往缸里投一条两条小金鱼,看着金鱼拼命 地逃,那一刻,仿佛金鱼的鱼鳍都要扭断了,但终没有逃脱被追上的命运。这条鱼上去啄一下,那条鱼上去啄一下,金鱼很快翻了肚子。可是金鱼还没有停止身体的神经颤抖,那几条食人鱼已经团团裹住了它,很快金鱼被五马分尸,进了食人鱼的胃囊。鱼缸里只洇散出一片淡红,就像杯中冲淡的红酒。

王局长有时会想起那个叫罗斯福的人。泰德·罗斯福是个运动员。是他访问亚马逊之后才让食人鱼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当地人为了感谢这位热心的运动员,于是安排了一场表演,在亚马逊河里截住了一群饥饿的食人鱼,将一头牛丢进去,很快这头牛就被吃得只剩下骨头了。但是王局长通过自己的养鱼经验,也同意一些科学家的意见。那些科学家宣称,食人鱼们不该有这样的恶名声:它们集体行动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更大的捕食者所伤害。

“怎么能随便怪罪一种动物呢,它们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王局长嘴巴撇一撇说。

李作家的鱼缸就低调得多。先是一大堆书籍,又是一大堆书籍,然后是一把破椅子,紧挨着一张旧书桌,上面照理是一摞一摞的书。然后,在书桌的右边地上,扑棱棱凸出来一个鱼缸,硬是要和书桌抢风头似得。

因为房间里挤满了书,这鱼缸有些骑虎难下的尴尬,也有些力争上游的勇气。四四方方的,小小心心地垂首黏在桌边上。里面没有换氧装置,上面也没有笼罩射灯,不注意看,还真不容易发现它的存在。李作家就曾几次把肘边的书不小心蹭到了缸里,惊得鱼乱跳一阵,然后又开始在水里的书边游来游去,好奇这个天外之物。



李作家养过两缸鱼。开始养的是灯鱼。红绿灯、黑莲灯、宝莲灯、霓虹灯、波子企鹅灯、红鼻剪刀、头尾灯、DNA波子灯等等。灯鱼是一类群栖性鱼类,群游于水草之间,体色绚丽多彩,尤其身上的红光、蓝光或绿光,可以反射出闪烁的光芒,被誉为“会游泳的宝石”,适合为暗淡的书房增加点亮色。当然,在李作家的心里,他更喜欢灯鱼这个名字。说它是暗夜里的灯塔也罢,说它是路上的明灯也行。总之这诗意既来自这种鱼的群居而栖,也来自它们对水温和水质的pH值十分敏感——它们大部分喜欢酸性。还因为灯鱼怕强光和干扰,尤其是不要惊吓它们——这和他的性格暗合。

古人读书,有美人相伴,暗香盈袖。李作家读书,有灯鱼在案头,相当于群女环伺,也别有情趣。

但有一次他买了一条大些的锦鲤,这些灯鱼不出一月,均死个干净。查了资料他才知道,灯鱼是适合同族的群,却不适应与大型鱼类混养。外型硕大、性情凶恶的锦鲤一入群,早已经把这些会发光的小东西吓破了胆。灯鱼群游乃是为了使群体看起来庞大,让其它鱼种不敢贸然相侵,颇有守望相助的感觉。只可惜“灯鱼只能与茂盛的水草、明亮的灯光搭配,否则难以突显灯鱼异于其它鱼种的美感。”李作家总结道。

后来李作家养了另外一种鱼:鲫鱼。他买了四条身长约3厘米的观赏鲫鱼放入缸里。它们你追我赶,游得好不欢实。但是令李作家莫名其妙的是,这四条鱼中有三条在大半年的时间里,接二连三地跳缸自杀了。头一条鱼跳出缸来的时候,李作家赶忙把它捧起来,放回水中,可没几天,它趁李作家不在,又跳了出来,死了。然后是第二条,第三条。现在缸里只剩下一条鱼活着。

这些鱼为什么会突然连续寻短见呢?李作家再查资料。原来,这种鱼有攻击性,它要么去攻击别的鱼,要么它受到别的鱼攻击。被攻击得受不了了,就用跳缸来逃避。

李作家是用心读书写作的人,他不愿意再为鱼的事情伤脑筋,所以现在,就只有这条鲫鱼静静地陪着他。他后来就把这条鲫鱼叫静静。读书累了,写作倦了,李作家会对着鱼缸腰肢一扭,说,静静,我想你了。

和马老板、王局长、李作家聊天,不要怕把天聊死,因为他们有鱼缸。往往山穷水尽,缸里的鱼会给您柳暗花明,偶尔山重水复,缸里的鱼会让您云蒸霞蔚。

当然,他们常常会在最后问您,您养的什么鱼?

我的回答是:鱼缸只是摆设之一,但河海里分出的每一滴水,都自成一个世界。缸里的鱼,也是一个社会。如果我将来有了鱼缸,我会养一窝鱼苗,成群嬉戏。它们差不多大小,性情也差不离儿。那些马老板家的清道夫,王局长家的食人鱼,李作家的灯鱼鲫鱼就算了吧,因为,不在一个层次,就没有理解和尊重。



作者简介:吕志军,现为陕西教育报刊社副总编辑,西安市作协会员,陕西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多年来从事教育新闻工作。从业之余,笔耕不辍,有五十余万字新闻作品,近百万字文艺作品发表。著有散文集《温暖的窗》,小说集《寒冷的夏》。

民国三年袁大头壹圆

水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