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牧羊犬鉴赏网

龙年盛宴:32国记者深入体验中国紫砂魅力

03-22

龙年盛宴:32国记者深入体验中国紫砂魅力

来源:环球网

龙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正值龙年之际,3月21日,来自非洲和阿拉伯媒体团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名记者跟随走读中国江苏线活动开启寻龙记,进行了一场龙文化的探索之旅,解锁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当龙窑恰逢龙年,中国传统陶艺文化更添了一丝独特的韵味。记者们首先来到了前墅龙窑展示馆,了解前墅古龙窑的前世今生。据讲解员介绍,在陶都宜兴,前墅龙窑是件“老宝贝”,因窑炉宛若游龙依山而建得名。它创烧于明代,延烧至今,六百年窑火生生不“熄”,被称作“活着的龙窑”,也是全国唯一一座仍以传统方法烧制陶器的龙窑。

外媒记者在展馆内了解宜兴陶文化

记者们随着讲解员的介绍,来到镇馆之宝——前墅龙窑窑场工作场景群雕前,这组雕塑真实反映了前墅窑场的生产品种、生产流程。记者们既领略到了宜兴陶业生产的操作场景,又欣赏了陶艺大师的精彩工艺。展厅里展示的陶艺作品,更让不少记者赞叹道:“简直太精美了!”

外媒记者用相机记录下陶艺作品

走出展馆,记者团一行随之来到前墅古龙窑的古迹下,一睹龙窑的真实风采。在这里,记者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了为古龙窑添柴,寓意着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也有添柴加“薪”的好意头。

据介绍,2013年龙窑烧制技艺被列为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前墅龙窑由窑头、窑身和窑尾三部分构成,头北尾南,通长43.4米。其采用传统柴烧技艺,主要烧制日用粗陶产品,每窑可入陶坯7000余件左右。

外媒记者在古龙窑前添柴加“薪”

结束前墅古龙窑的参观体验后,来自塞舌尔广播公司的记者安杰拉·拉谢尔(Angela Alisha Emmanuel la Rachel)表示:“中国的龙文化让我惊叹,这有助于让我了解中国传统是如何传承的。”

蜀山古南街是宜兴紫砂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置身于此地,可见建筑依旧承袭了白墙青瓦的古典风貌,极具江南特色,街道两旁随处可见的陶瓷花盆,陶罐、陶缸碎片构筑的矮墙更是彰显了深厚的陶都文化底蕴,吸引记者们纷纷举起手机拍摄,相互交流感受。沿街欣赏传统民乐表演的一曲《青花瓷》,更是让外媒记者不禁跟着节奏舞动起来,陶醉其中。

外媒记者走进陶器行与当地人交流陶艺

当日下午,记者团一行走进专注于陶瓷艺术教育的机构——宜兴市丁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沉浸式参观陶器制作过程,与陶艺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制作技艺和心得。

外媒记者参观陶艺获奖作品

参观结束后,在陶艺老师的指导下记者们还体验了紫砂制作。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大家都乐在其中,认真地打磨作品。这次紫砂制作体验也给安杰拉·拉谢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在这里不仅亲身体验了紫砂制作的过程,还获得了一件自己亲手制作的紫砂作品,这简直太棒了!”

安杰拉·拉谢尔对着镜头开心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

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宜兴市龙池山自行车公园,记者们乘坐电瓶车一路欢歌,参观游览宜兴网红茶园,解锁生态旅游新模式。融入进一行行茶树之间,记者们观摩与体验茶叶采摘。夕阳西下,欣赏中国传统戏曲与大美风景的交相辉映,伴着小提琴与古筝中西合奏的一曲《梁祝》,品茶赏景陶醉其间。

外媒记者体验采茶

通过一天的参访,记者们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不仅亲身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看到了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发展。

“之前不太了解中国的各个方面,但今天收获满满。”来自毛里求斯的阿斯塔沙玛·奇塔蒙(Aasthasharma Gobin Chitamun)赞叹道,“从艺术文化再到这里的风景如画,品鉴享受茶文化。我想说,照片也不能描述它的美,我会永远把这段经历保存在心里。”

“走读中国”江苏线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和环球网联合主办,活动将持续至3月24日。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外媒记者们将继续向“新”而行,探访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梅梁湖区工程,解锁水清岸绿的生态密码;打卡世界在建最高桥塔常泰长江大桥,在交流互动中近距离感受桥梁建筑之最,领略一座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下的创新之城,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下强劲有力的中国经济发展脉动。

银龙鱼

齐白石作品拍卖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