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牧羊犬鉴赏网

揭秘‘载沣像’大清银行兑换券的背后故事

10-24

揭秘‘载沣像’大清银行兑换券的背后故事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 政府为调节“国用盈虚”和整理币制,派振贝子、那桐、张允言三人到日本考察财政币制金融,研究筹设银行等金融问题。第二年正月二十八日(1904年3月14日),户部奏请试办银行,以推行币制枢纽。再一年八月二十九日(1905年9月27日),经财政处奏准,北京成立大清户部银行,这是中国第二家由官方开办的现代银行。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户部改为度支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初一经度支部奏准,户部银行正式改名为“大清银行”,清廷诏准大清银行有经理公款、铸造货币、代国家发行纸币等特权,大清银行始具有国家银行的地位,成为我国第一家国家银行即中央银行。

《大清银行则例》共二十四条,对大清银行的资本、性质和分支机构作了规定。其中第一条规定:大清银行就是户部银行改设,原有资本额400万两,拟再添招600万两,合计共1000万两。分10万股,由国家认购5万股,其余限定本国人购买。第二条明确该行的性质为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条规定:大清银行的总行设于北京,沿江、沿海贸易繁盛的区域以及各省、州、府、县应设分行分号。大清银行的机构分为三级,即总行、分行、分号。总行也办理业务,因此有直属分号。在不够设分号而又有一定业务之处,有的设兑换所,也有一些事毕即撤的临时业务小组。机构除总行外,设有分行21处,分号(即支行)36 处,还有汇兑所和业务组,总行并办有银行学堂。辛亥革命后该行于1912年宣告停业。

大清银行是官商合办的银行, 试办时资本银400万两,分为4万股, 每股100两,官商各半。后增至1000万两。辛亥革命前,存款余额达5905万两,押款余额1242万两,借款余额3839万两,拆款及其他各项放款余额1362万两。

清末,币制紊乱,尤以纸币为甚。当时各省纷设官银钱局,并发行种类繁多的银两、银圆、铜圆、制钱票。大清银行发行银两票、银圆券和制钱票三类纸币。清代各省银两货币的色、平、兑并不统一,各省的银圆种类也不一致,各地大清银行发行的兑换券,即大清地钞的银两、银圆名称也就随各分行所在地 的习惯而定。

清政府为取消各省的地区性纸币,划一纸币单位,统一发行全国通用的银圆券,宣统二年四月十四日(1910年5月24日)由度支部制定并颁布了《币制则例》,规定大清银行为国币兑换机关。

宣统二年五月初十日《度支部尚书载泽等摺-拟定兑换纸币则例》附清单云:“兑换纸币照大清银行则例第五条,由大清银行发行,名为大清银行兑换券,可在大清银行照数兑换国币。谨按纸币代表国币,大清银行既任发行之事,即有兑换之责。纸币之种类为1元、5元、10元、100元四种。其各种发行数目,及以后添加种类,应由大清银行呈请度支部核准”。

清政府为筹发纸币,在京设置度支部印刷局。宣统元年(1909年) 冬,重金聘请美国雕刻技师海趣、手工雕刻技师格兰特、机器雕刻技师基理弗爱、花纹机器雕刻技师狄克生、过版技师司脱克等5人,先后来印刷局。另有美籍工厂监造技师韩德森也应聘到局。翌年七月,技师海趣雕刻完成大清银行兑换券钢凹原版。

宣统三年(1911年)二月初一,大 清银行兑换券正式开印,此为印刷局印钞之始,定为印刷纪念日。此版大清银行兑换券除了试样票,只见有10元券。券面印有一条在云雾中腾飞的巨龙和长城图案,左面为摄政醇亲王载沣胸像,券上下边缘印“大清银行兑换券”及“凭券即付银币拾元全国通用”字样。当年八月,大清银行兑换券因武昌起义爆发,未发行即停印。故尔此套筹划中的大清银行兑换券并未发行。

这套大清银行兑换券“载沣像”纸币有1元、5元、10元、100元四种面额。正面均印有摄政王载沣之像,票面下侧辅景分别为:壹圆券帆船,伍圆券骑士,拾圆券长城,壹佰圆券农耕。四种票面设计颇有气派。当年海趣为了完成雕刻设计任务,曾获准身穿朝服特地去觐见载沣,以观察摄政王的本人面目和全貌。所以他后来雕刻完成的载沣画像作品,深获载沣赞许,摄政王连连说:“这幅画太 像我了,仁厚忠实。”

大清银行兑换券钢凹版钞票,各种面值均以8种颜色打样,共32种,正、反面共64张。当时海趣自留一套,民国初年海趣在京故世后,他的一套试色样票由其夫人带回美国,捐赠给波士顿博物馆。马定祥及吴筹中先生生前均珍藏一套。整套者,极罕见。

总之,大清银行兑换券是我国首套雕刻钢凹版纸币,其雕工精细,构图巧妙,画面生动,景物分明,可谓人见人爱。它也是中国近代金融货币史的一段不可回避的记载。

本文选自

2018年第3期《中国收藏·钱币》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

虎睛石手串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钓鱼箱十大品牌排名